「菜根谭59」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应暗长

【原文】


【资料图】

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应暗长;

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当必潜消。

【个人理解】

做了好事没见到有什么好处,就像被草掩盖的冬瓜一样,会在不知不觉中长大;

做了坏事不会立即看出有什么损害,就像春天里庭院中积雪一样,一定会慢慢的减损消除。

【心得体会】

1、陶渊明: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勉励学习的人,说的跟这一则相同,春天的禾苗,看不出来长,磨刀石看不出来亏损,增益和亏损都是在潜移默化中。

2、日本人从小就养生,澳门也是同样,仅有的两家医院也冷冷清清,养生理念特别强。积极参与养生的人,在短期内或许看不出身体方面的明显改变,健康也需要积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调病也需要经过一个过程,身体就会恢复健康的。同样抽烟喝酒等生活中的坏习惯造成的损耗,短时间也看不出有什么不良后果!

3、正如银行储蓄,不能说你上午存钱了,下午就去领利息,因为需要有个生息的过程。农民种地,不能说刚刚种地,第二天就能得到丰收的喜悦,须经历发芽生长成熟的环节,果实总是远远多于种下去的种子。印度尼拘陀大树,种子是平常树种的三分之一大,可是长大之后树荫能覆盖500辆车。

4、孔夫子为《易经》作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主要在于“积”这个字,得需要积累。量变促成质变,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质的飞越。有一个励志短文:竹子的生长过程很特别,前4年,每年只长3-4厘米,可是在这4年中,根系却蔓延了100平,等到第五年第一声春雷第一场雨开始,短短5周35天,疯长10几米,迅速成才,在前四年都看不出祂在长,原来祂在积蓄力量!

5、荀子在中《劝学》语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行程千里,都是从一步一步开始积累的; 无边江河,都是一个个小溪小河汇聚而成; 如果做事不从一点一滴中做起, 那就不可能有所成就。可是,干坏事也是一点点积累的~~~

6、《了凡四训》中有个退休宰相出行,轿子被一个流氓醉汉无理挡道,纠缠不休,宰相吩咐随从绕行,不予计较,过几年,出行时遇到有人押赴刑场,身边人告诉老宰相,就是那年挡道的人犯了死罪,老宰相忏悔:这是我的错,当年以我宰相之尊,若稍稍教训教训他,他今天也至于恶行积累而犯下死罪啊!

7、郭冬临有个小品,提到一个罪犯说:我第一次抢钱的时候拿的纸糊的菜刀把一群人吓唬住了,如果当时这群人中有一个人能出来制服我,我也不至于后来用真菜刀砍人啊!可见,都是一步一步走向深渊的。

8、佛说:"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善恶果报绝对不会随随便便就消失了,众生“如来藏”金刚不坏,含藏的善恶种子遇缘现行!不能说做善不见善报,就泄气了,不能说为恶不见恶报,就心存侥幸,为所欲为!

9、不要放弃自己的追求,坚守利他之行,坚守善良,有个故事:一禅师见一蝎子掉到水里,决心救它。谁知一碰,蝎子蛰了他手指。禅师无惧,再次出手,岂知又被蝎子狠狠蛰了一次。旁有一人说:它总是蜇人,何必救它?禅师答:蜇人是蝎子的天性,而善良是我的天性,我岂能因为它的天性,而放弃了我的天性。

10、菩萨善根不可思议,三大无量数劫勤苦修行,修福修慧,都是以善良作为基础。佛陀昔为凡夫时,入於雪山修行,为利益众生求半偈佛法而将身命尽舍;又作摩纳仙人时,将头发铺地供养燃灯佛;又为萨缍王子时,将自身躯投向饿虎;又在因地精进修行时,七日翘足赞如来:《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我也在想:释迦菩萨行善举时,虽说他心自缘于无上菩提,但在行善的当下,也未见善果呀,可是菩萨成佛时,成就的就是福慧两足世尊。

11、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关键词:

上一篇:朝云集团纯利增51.7%现金流强劲拟高额派息回馈投资者 具体是什么情况?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