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走进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熊寨镇大许村豆角种植基地,一排排支架上爬满了青翠的豆角藤蔓,一根根绿油油的豆角从藤蔓上垂挂下来,村民们在地里来回穿梭,忙着采摘、分拣、打捆、装运,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资料图】
“大家连片种植便于管理,我家种了30亩豆角,天天采摘,昨天卖了4000多元。”村民孙继永一边忙着给豆角过秤一边说,今天,天不亮就来到地里摘豆角了,还可摘2000多斤。
“我今天要8000斤,是送往武汉的。”收购商乔大毛说,早上五点半他就来到地头等货,天天来拉豆角。
“村民种植豆角的热情高涨。”大许村村党支部书记张曙光说,主要是种植有技术、销路有保障,收入杠杠的。
大许庄村豆角产业基地是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熊寨镇党委、政府全程规划指导创建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项目,采用“农民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龙头企业”的“双绑”模式。在基地打机井5眼,建冷库一座,保证了豆角灌溉用水和便于摘下的新鲜豆角来不及外运时储存。现在基地已种植优质豆角300多亩,年可产豆角180多万斤,创造产值360多万元,每亩纯利润可达5000-7000元,并带动200至300人就业。
“我们每年就采摘豆角一项可为村民带来务工收入60多万元。”张曙光说,豆角于6月份开始陆续上市,可持续采摘销售至10月底,产品远销武汉、信阳、南阳、周口等地。
正在采摘豆角的村民53岁的余劝华头上还戴着头灯。她说,凌晨3点半就起床了,天还没亮就到基地采摘豆角,头灯还没来得及去掉。摘一斤豆角可挣0.25元,每天都有豆角摘,天天有钱挣很幸福。
在利光农业种植有限公司,黄利光正在指挥工人装车。“今天这1万斤发往信阳市场。”满头大汗的黄利光告诉工人:“客户要得紧,尽快装车发货。”
“今天豆角涨价了,2元一斤。”在大许村豆角产业发展群里,忙得不亦乐乎的黄利光把这一好消息发到群里,乡亲们的干劲更足了,采摘、过秤、分拣、外运,村民脸上挂满了笑容,干活都是一路小跑。
“我们村的豆角种植基本达到了标准化、专业化。”张曙光说,村里不但请专家授课,村民们还互相学习种植技术,在网上学习后,把好的文章分享到大许村豆角产业发展群。同时,带动临近的向庄村种植豆角200多亩。
“下一步,我们不但种植豆角,还要种植黄瓜、萝卜等蔬菜,在大许村形成一个果蔬交易市场,开设网红直播,把大许村的果蔬推向全国。”张曙光说。
在正阳县农民种植果蔬的底气还来自一些加工企业的大力支持。
在正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河南中坤农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4条生产线开足马力赶制订单。公司负责人李爱国说:“我们是做蔬菜加工的,在正阳县,农民的蔬菜不愁销售,如果蔬菜滞销,我们会随行就市,兜底收购。”
在正阳县河南奔林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生鲜食材分拣中心,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往车上装运水果蔬菜,公司与各乡村开展产销对接,让正阳果蔬源源不断流向千家万户的餐桌。在正阳县寒冻镇史庄村艳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郭水艳和工人们一起风风火火地挑选葡萄,一车车的葡萄等水果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全国各地。同时,在正阳县王勿桥乡新丰村建成了正阳县帮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蔬菜脱水加工,在正阳县兰青乡康福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常年进行蔬菜烘干加工,在正阳县陡沟镇建成了生姜加工车间。
如今,在正阳县,除了大许村豆角之外,王楼村的西红柿,毛集村的蘑菇、史庄村的葡萄、陈门村的萝卜、潘庄村的西瓜、闵庄村的蓝莓、俞廖村的大葱,代湾村的生姜、大桂庄村的桃子等果蔬产业种植基地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村民在豆角基地采摘豆角。余川摄
豆角装车。余川摄
关键词: